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 发布日期:2025-02-05 03:49 点击次数:135
加州山火近期肆虐,造成巨大损失,无数房屋被大火吞噬,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民众为灾民祈祷,与此同时,部分人士指出,此次山火持续多日未灭,与当地大量木质房屋的建筑材料密切相关。
美国科技高度发达,却广泛采用木结构房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木材具备钢筋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势?
19世纪的工业革命推动了钢铁和水泥技术的发展,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当时城市高楼大厦的主流建造方式,像纽约的帝国大厦和克莱斯勒大厦这些标志性建筑便是最佳例证。
受欧洲移民潮影响,彼时美国城市建筑风格深受欧洲城市建筑影响,与欧洲城市建筑风格极其相似。大量居民居住在市中心的多层公寓楼内,并依赖地铁和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通勤。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婴儿潮”导致人口爆炸式增长,直接带动了住房市场的空前繁荣。
庞大的住房需求面前,传统的砖石和钢筋混凝土建筑模式效率低下,建造周期长、成本高昂,难以应对快速膨胀的住房压力。
美国因此将目光投向了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日趋完善的木材加工能力。
标准化、预制木屋的出现,显著提升了建造速度并降低了成本,恰好迎合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实际需求。
这种木屋与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房屋建造方式截然不同。它采用工厂预制化流程,将木材加工成标准化的构件,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如同搭建积木一般便捷高效,因此建造效率远高于传统方法。
汽车日渐普及,高速公路网迅速扩张,不堪忍受城市交通拥堵的美国人纷纷涌向郊区,追逐心中的独栋木屋梦,这直接带动了木结构房屋的热销。
美国郊区迅速扩张,木屋建设蓬勃发展,形成独特的郊区城市化景象,这种木质住宅也因此成为美国住房的标志性特征。
早年间,有人提出美国人选择建造木屋是为了避税,因为木屋建造成本低廉,从而减少了税收负担。
这话虽然听起来有些道理,但这并非美国人普遍使用木结构房屋的主要原因。
美国木屋的流行并非偶然,其长盛不衰源于多方面优势。除了建造速度快、成本低廉之外,它还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不断更新设计,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加州地震频发,房屋抗震性能至关重要。木结构房屋重量轻,地震时震动相对较小,倒塌风险也更低,从而保障居住者的安全。
天然木材材质本身就给人舒适亲切之感,居住其中也令人身心舒畅。如今健康生活理念盛行,木质房屋恰好契合了这一趋势,与冰冷的水泥建筑相比,木屋更显温馨,更贴近自然。
木质房屋的隔热性能普遍较好,减少了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频率。 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节约能源支出能省下一笔可观的费用。
尽管砍伐树木建房看似不环保,但美国木材产业主要采用人工林进行可持续经营,砍伐后会及时补种,所以对环境的影响远小于人们的普遍认知。事实上,木结构房屋的环保性比钢筋水泥结构房屋更高。
木屋改建便捷,人口增加需添置房间或建造家庭影院,都易于实现;水泥房屋改建则耗资巨大且费时费力。
因此,木质房屋优点众多:居住舒适、安全环保,且易于改建,满足个性化需求。这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人如此青睐木屋,以及其在美国长盛不衰的原因。
然而,木质房屋并非完美无缺,其缺陷隐患极大。
加州山火肆虐,熊熊烈焰和滚滚浓烟令人触目惊心,而被大火吞噬的房屋,绝大多数是木质结构。
美国民众过去普遍认为木结构房屋是理想住宅,然而近期山火灾害迫使人们重新评估这种房屋结构的不足之处。
建筑木材易燃是客观事实,即使经过防火处理,面对大火,其效果也常常有限,最终仍可能被烧毁。
加州山火中,不少木质房屋并非直接被大火吞噬,而是被强风携带的火星点燃屋顶起火。相比之下,混凝土结构房屋则能有效抵御这种火星引发的火灾。
木屋燃烧迅速,因其全为易燃材料,一旦着火,火势极易蔓延。因此,初期火势控制至关重要,否则极易迅速发展成难以控制的大火。
强风与火灾一样,是木屋的重大威胁。以往袭击美国沿海地区的飓风,稍有规模便能摧毁大量木屋,甚至将之连根拔起,造成严重损失。
木屋虽然初期建造成本低于混凝土房屋,但其易受潮、发霉,且易滋生白蚁等害虫,需定期维护,这部分后期保养费用不容忽视。
美国为增强木结构房屋安全性,持续探索改进方案,例如运用更耐火的建材、优化房屋结构设计,以及强化房屋抗风能力等。
实际效果还有待验证。
加州山火肆虐,迫使美国民众重新评估木结构房屋的安全性,思考是否存在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美国民众对住宅建筑材料的选择或将发生转变。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人放弃传统的木结构房屋,转而选择更安全的混凝土建筑。而坚持使用木结构的居民,则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房屋的防火和抗灾能力。
